2014/02/09

【Lone Survivor / 紅翼行動】兩個道德難題~

馬克華柏格再次利用製片之便行男主之實,連海報都一人大頭了。

本片這次Oscar有兩項技術入圍,Best Achievement in Sound Editing和Best Achievement in Sound Mixing。

改編自美國海軍於阿富汗戰爭中與塔利班交手的真實事件。


2005年四名駐紮在阿富汗的海豹部隊隊員,被派去執行「紅翼行動Operation Red Wings」,目標是到阿富汗的某個小村落裡,殲滅塔利班組織中的重要領導階級,沒想到在任務途中四人被當地的牧羊人撞見,牧羊人是兩個小孩+一個老人,四人面對了棘手的難題:

該殺掉這三名手無寸鐵兩小一老的老百姓?

還是放了他們、讓他們去通風報信,緊接著將瞬間被塔利班士兵包圍?


四人經過一番激烈討論投票後,決定放了牧羊人。

因地勢關係,四人與美軍基地無線電持續斷線中,在無法聯繫到後援部隊前,四人與塔利班數十士兵展開了一番大戰,槍林彈雨、血肉橫飛,四人中有兩人在交戰中喪生,領隊的中尉Murphy到地勢高處使用無線電求援時也中彈身亡。

收到無線電後,美軍馬上派出支援的直升機,沒想到卻在降落前遭受塔利班砲彈攻擊,直升機被擊落、上頭的16名士兵全部喪生。


眼看著救援部隊在眼前被擊落,Marcus Luttrell是四人中唯一生還下來的人,他後來被阿富汗當地的平民救助,並帶回家中給予食物並包紮傷口。

塔利班士兵前往村落要求村民交出美國人,村民拒絕於是與塔利班起了衝突,還好事先村裡已經派人前去美軍基地通報Marcus下落,美軍最後派出大隊人馬到該村落成功救出Marcus。


基本上我覺得看這種電影前,政治正確性要先放一旁,否則光是:美軍為什麼跑去阿富汗侵門踏戶這種前提,就會讓你電影看的很錯亂。

電影也很聰明,避開敏感的政治議題,將焦點放在人的層面,當政治因素、國族仇恨成見都卸除,回歸到個人/人性層面時,我們是否會做出不同的抉擇?

若一開始四人殺了牧羊人,那麼之後的幾種可能性:
A.刺殺任務成功,4人安全返回基地。
B.刺殺任務失敗,4人安全返回基地。
C.刺殺任務成功,4人不安全返回基地。
D.刺殺任務失敗,4人不安全返回基地。

但是最後四人選擇放了牧羊人,也導致只剩一種可能性:
D.刺殺任務失敗,4人不安全返回基地。

為何四人明知將遭受的前所未見的危險,仍願意放走牧羊人?當然不可能只有純潔的人性光明原因,就如同他們激烈討論中提到,濫殺平民回國後恐遭軍法審判,緊接而來的媒體報導及輿論壓力,種種因素加上良心道德考量,都讓他們面對牧羊人時無法扣下板機。

然而,當初若四人知道放走牧羊人後,四人中將有三人死亡,連同前來救援的弟兄中16人也將喪命,那麼他們還會做出一樣的抉擇嗎?

thinking........thinking.........thinking...........thinking........thinking.........thinking...........

鏡頭換切到那位阿富汗平民,他面對一個重傷且奄奄一息的美國士兵,他有三個選擇:

A.通知塔利班來趕儘殺絕,村落安全
B.裝沒看到、放給他死,村落安全
C.把人救回村落裡,村落恐怕不安全

這位先生選擇把美國人救回村裡,村裡其他人儘管不見得都贊成,但是面對塔利班要求交出人時,村落裡的人選擇拒絕,這點讓美國人Marcus大為困惑,阿富汗人不是應該都仇恨美國人嗎?為什麼要冒險救他?

關於這點,影片的結尾提出說明:根據這村落的習俗,村民一旦把需要幫助的人救回村子,就必須承擔起保護他的責任。所以即便塔利班威脅,他們仍舊保護著美國人Marcus。

無論是美國人因為法律或輿論的因素,或是阿富汗人因為文化習俗的因素,他們都做出了不利自己、利於他人的某個抉擇,這抉擇中的道德成分,也許是這事件中唯一值得稱讚的部分了。



最後提一下小怨念,Eric Bana先生,你的戲份也太少了吧!我放話是為了你才去看這部片滴,但是你連槍都還沒開就領便當了,叫我情何以堪啊!!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